由于氣候環境、營養不良、管理操作不當等非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稱為生理性病害,不具有傳播性為害。生理性病害引起的原因比較復雜,生產中生理性病害也比較普遍,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常見的生理性病害。
黃瓜生理性萎蔫
癥狀:
對產量影響較大,中午特別是晴天中午,葉片會出現萎蔫現象,初期只是植株中下部葉片在白天萎蔫,到夜間尚可恢復,到后期整個植株葉片萎蔫且不能恢復,生長勢減弱,結瓜能力降低,甚至整株枯死。
致病原因:
主要是由于種植黃瓜的地塊低洼,雨后地面長期積水,或長期進行大水漫灌,使土壤含水量過高,土壤缺氧,造成根部呼吸受阻,吸收功能降低所致,植株缺水,而葉片蒸騰量大,植株水分不能滿足蒸騰需要,就會發生萎蔫。土壤干旱,也會出現生理性萎蔫現象,在土壤氧氣含量很低的情況下,土壤中的微生物會產生有毒物質,使根系中毒,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露地栽培時,要選澤地勢高燥,平整,排水良好的地塊栽培黃瓜,切忌選擇低洼地。例如:栽培過水稻的地塊是不宜栽培黃瓜的,如果確實需要在低洼地種植黃瓜,則一定要采用高畦栽培的方式。雨后及時排水,嚴禁大水漫灌,雨后和澆水后要及時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氣性。
黃瓜葉片邊枯
癥狀:
枯邊葉又稱焦邊葉,多發生在植株中部葉片上。病葉葉緣發生干枯,深達葉內3~5mm。
致病原因:
(1)鹽害,因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鹽漬化,土壤鹽濃度過高。失水,在棚室內高溫,高濕的情況下,突然放風,致使葉片急速失水量過多。衰老,植株下部葉片自然衰老。
(2)藥害,噴農藥時,因藥液濃度;偏高或藥液偏多,或藥液積存在葉緣而造成藥害,這類葉的壞死部分多呈白色。
防治方法:
(1)科學施肥,進行配方施肥,多施有機肥,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追施化肥要適量,均勻,盡量少施硫酸銨等有副成分殘留的化肥,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洗鹽,對于土表有白色鹽類析出的鹽漬化土壤,可在夏季澆大水,連續泡田15~20d,使土壤中的鹽分隨水分淋溶到深層土壤中。
(2)科學放風,切記放風過急,過大,即使需要大放風,也要逐漸加大放風量。
黃瓜花打頂
癥狀:
在早春、秋延后或冬春茬栽培的黃瓜,苗期至結瓜初期常會出現植株頂端不形成心葉而是出現花抱頭現象,植株停止生長,影響黃瓜的產量和品質。
致病原因:
花打頂的成因大體有以下四種情況:
(1)定植時定植穴或溝內有機粗肥施用過量,定植后澆水不及時,土壤溶液濃度高,根系吸收困難,導致植株頂端發生花打頂。
(2)棚室地溫長期低于10℃,田間持水量又高于25%,使根系生長受到抑制形成漚根而出現花打頂。
(3)是夜間溫度偏低,白天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同化物質在夜間轉運緩慢,時間長久致使葉片變為深綠色,植株變得矮小出現營養障礙而形成花打頂。
(4)是少量瓜苗在移栽時植株根系受到傷害,養分吸收受抑而出現花打頂。
防治方法:
發生花打頂后,要針對各種成因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1)燒根所引起的花打頂,應及時澆水,澆水后及時中耕,保持適宜的土壤水分,不久即可恢復正常。
(2)漚根出現花打頂時要停止澆水,及時中耕,設法提高地溫達到10℃以上,等逐漸恢復正常發育后再轉為平常管理。
(3)夜溫過低時,要設法維持前半夜的室溫度在15℃左右,下半夜室溫降至10℃左右即可。
(4)采取地膜覆蓋,避免中耕傷根。追肥應采用施加液肥,避免挖坑引起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