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噴施波爾多液時,藥液還沒干就下起了大雨,或者傍晚下露水時噴藥。由于硫酸銅的滲透性強,所以被雨水或露水淋掉的是石灰,而所剩的銅離子的腐蝕性很強,易產生藥害。
正確做法:
噴施波爾多液時雨后立即再補噴1遍,或者噴1遍80倍的石灰液。
2、在高溫、強光時噴藥,藥液瞬間蒸發,致使農藥不能隨水分迅速的滲透至葉果組織內部而濃縮,刺激葉果,造成藥物損害。
正確做法:
應避開高溫強光時噴藥,特別在32℃以上的天氣,最好在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后噴藥較安全。
3、連續幾天雨后轉晴,氣溫過高時噴藥,由于陰雨天氣溫較低,葉果表皮細胞閉塞,雨后天晴氣溫猛增,表皮細胞即刻擴張,且呼吸量加大而造成藥害。
正確做法:
高溫季節如果遇到連天陰雨,天晴時不要立即噴藥,最好是隔一天再噴藥。
二、人為因素的影響
1、故意加大藥量,是造成藥害的主要因素。
正確做法:
噴藥時,一定要按照說明使用濃度范圍進行操作,嚴禁使用超出使用范圍的濃度。
2、當幾種農藥混用時,將所需的粉、懸浮劑、水劑、乳油等一塊放入全水的桶內,然后再攪混。還有農戶將這幾種農藥先放入空桶內,然后再加水,這樣,幾種農藥易產生化學反應,噴到樹上易造成藥害。
正確做法:
建議采用二次稀釋法混配,無論幾種農藥混用,都必須將每一種農藥先進行稀釋然后再逐次倒入盛全水的容器中,并邊倒邊攪,攪勻后再使用。
3、波爾多液配制不合理。大多數果農都是將濃硫酸銅液倒入稀石灰液中,因此配制的藥液易沉淀。還有的將濃石灰乳倒入稀硫酸銅液中,結果配制的藥呈絮狀。
正確做法:
一是將稀硫酸銅液倒入濃石灰乳中,并邊倒邊攪拌,二是將稀釋好的石灰乳和硫酸銅液,同時倒入攪動的全水桶中,并邊倒邊攪即可。這種配制方法既簡單又方便,配制的波爾多液穩定性更好。
4、噴剩的藥液舍不得倒掉,再重復噴1遍。結果凡重噴的因藥量增加而造成藥害。
正確做法:
將噴剩的藥液倒掉,不再重復噴。
三、農藥質量和特性因素的影響
有些復配劑大多是由2-3種農藥復配而成的,農戶在使用過程中不了解產品特性,盲目使用造成藥害現象。列如嘧菌酯不能和乳油類產品、有機硅類混配使用,容易造成燒葉燒果。三唑類藥劑在苗期幼果期使用時要嚴格按照稀釋濃度使用,否則會造成抑制作物生長的情況出現。
正確做法:
凡是復配劑農藥,首先要搞清它的主要成分,再看它的防治范圍及注意事項。嚴格按照使用說明和推薦倍數使用,不得隨意提高濃度。遇到不清楚的新產品時,建議在當地植保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使用。
藥害的主要癥狀表現有8點:
(1)斑點
主要發生在葉片上,有時也在莖稈或果實表皮上。常見的有褐斑、黃斑、枯斑、網斑等。藥斑與生理性病害的斑點不同,藥斑在植株上分布沒有規律性,整個地塊發生有輕有重。病斑通常發生普遍,植株出現癥狀的部位較一致。藥斑與真菌性病害的斑點也不一樣,藥斑大小,形狀變化大,而病斑具有發病中心、斑點形狀較一致。
(2)黃化
黃化可發生在植株莖葉部位,以葉片黃化較多。引起黃化的主要原因是農藥阻礙了葉綠素的正常光合作用。輕度發生表現為葉片發黃,重度發生表現為全株發黃。葉片黃化又有心葉發黃和基葉發黃之分。藥害引起的黃化與營養元素缺乏引起的黃化的區別是前者常常由黃葉變成枯葉,晴天多,黃化產生快,陰雨天多,黃化產生慢,后者常與土壤肥力有關,全地塊黃苗表現一致。與病毒引起的黃化相比,后者黃葉常有碎綠狀表現,且病株表現系統性癥狀,在田間病株與健株混生。
(3)畸形
藥害引起的畸形,常見的有卷葉、叢生、腫根、畸形穗、畸形果等。藥害畸形與病毒病害畸形不同,前者發生普遍,植株上表現局部癥狀,后者往往零星發生,表現系統性癥狀,常在葉片混有碎綠明脈,皺葉等癥狀。
(4)枯萎
枯萎往往表現為整株,大多由除草劑引起。藥害引起的枯萎與植株染病引起的枯萎癥狀的區別是前者沒有發病中心,且大多發生過程較遲緩,先黃化,后死苗,根莖輸導組織無褐變;而后者多是根莖輸導組織堵塞,當陽光照射,蒸發量大時,先萎蔫,后失綠死苗,根基導管常有褐變。
(5)生長停滯
這類藥害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長,使植株生長緩慢,除草劑藥害一般均有此現象,只是多少不同而已。藥害引起的緩慢生長與生理病害引起的發僵和缺素癥比較,前者往往伴有藥觸或其他藥害癥狀,而后者中毒發僵表現為根系生長差,缺素發僵則表現為葉色發黃或暗綠。
(6)不孕癥
不孕癥是作物生殖生長期用藥不當而引起的一種藥害反映。藥害不孕與氣候因素引起的不孕區別是前者為全株不孕,有時雖部分結實,但混有其它藥害癥狀;而氣候引起的不孕無其他癥狀,也極少出現全株性不孕現象。
(7)落花、落果、落葉
這種藥害大多表現在果樹及部分雙子葉植物上,有落葉、落花、落果等癥狀。藥害引起的落葉、落花、落果與大氣或栽培因素引起的落葉、落花、落果不同,前者常伴有其它藥害癥狀,如產生黃化、枯焦后,再落葉。而后者常與災害性天氣有關,大風、暴雨、高溫時常會出現。栽培因素主要是缺肥或花果量過多而引起落花、落果。
(8)劣質果
此類藥害表現在植物的果實上,使果實體積變小,果表異常,品質變劣,影響食用價值。藥害引起的劣質果與病害造成的劣質果區別是前者只有病狀,無病征,有時還伴有其它藥害癥狀;后者有病狀,大多有病征,有些病毒性病害則表現出系統性癥狀,或不表現其它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