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護地黃瓜的生產與種植過程中,由于大棚種植溫度過高,濕度較大,經常會發生一些氣體病害,對黃瓜造成較大的傷害。受到大量氨氣為害的黃瓜,突然揭去上部覆蓋物時,就會出現大片或者全部植株遭受酷霜或者強寒流侵襲的樣子,植株最終變為黃白色。
黃瓜氨氣的癥狀表現
為害葉片時,受害植株的葉片中部首先表現出癥狀,出現水浸狀的較為嚴重的大型斑塊,之后病斑逐漸向上和向下部葉片擴展侵染,在受害葉片的葉緣和葉脈中間出現水浸狀的斑點,發病嚴重時病斑集中連片,之后葉肉組織白化,顏色逐漸變為褐色。受害部位經過兩三天后逐漸變干枯,病部和健部界線較為明顯,在葉背的受害處有向下凸起的病斑。
黃瓜氨氣的發病規律
黃瓜氨氣在大棚內大量的發生并迅速的積累,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施肥不當造成的,施入過多的易揮發氮肥,如氨水、碳酸氫銨,或者一次性施入過多的尿素、硫酸銨等,施用之后沒有及時蓋土或者進行灌溉,便會釋放出較多的氨氣。施入過多的有機肥或者有機肥沒有充分腐熟時,就會釋放出大量的氨氣。
大棚內部的氨氣含量達到4.5-5.5ppm時,便會對黃瓜產生為害,在葉片上出現水浸狀的斑點,并且會隨著氨氣濃度的增加,造成植株葉片的大面積枯死,如果不能及時的將氨氣排放出去,就會造成氨氣的為害。
黃瓜氨氣的防治措施
1、避免偏施氮肥,不在大棚的地表施用可直接或者間接的產生氨氣的肥料,施用有機肥作基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化肥和施用有機肥要深施,肥料追肥要少量多次的施用,在施用肥料后要及時分解釋放。
2、進入大棚時,要注意室內的氣味,以便及時的發現,當有氨氣的氣味泄露出來時,要用PH試紙蘸取棚膜上的水滴進行測試,測試出PH值,當PH值達到8以上時,可認為有氨氣的發生和積累,必須及時的放風排氣。
3、如果棚室內氨氣含量較高,可在大棚內部撒些水,以吸收氨氣和亞硝酸氣體,減輕病害的發生程度。
4、大棚內部蔬菜已經出現氨氣中毒癥狀時,除了要及時放風排氣之外,還需要快速的灌水,降低土壤當中肥料溶液的濃度,平衡土壤當中植株體內和土壤的酸堿度,同時也可以在植株葉背上噴施1%食用醋,減輕和緩解為害。
5、在植株受害尚未枯死時,去掉受害的葉片,保留仍然顯綠色的葉片,放風排出有害氣體后,加強肥水的管理,使植株逐漸恢復生長。
6、對于農肥,特別是雞糞等,一定要發酵好然后再用,農肥一定不要在棚室內發酵。發現氨氣要及時追本溯源,從源頭減輕病害的發生程度。